赛事之城,不仅意味着一流的场馆,同时意味着一流的生态、一流的环境、一流的设施、一流的服务,当然还有一流的市民素质,这些都与城市发展、品质生活,息息相关。如何充分发挥这些国际大赛的乘数效应和边际效应,以谋赛带动谋城,是需要认真思索并作出回答的大课题。
(资料图)
2025年建成赛事体系完备的世界赛事名城
每年举办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50项以上
城市举办大型赛事,不仅可以拓展城市发展空间、完善城市功能、提升城市基础设施水平,从整体上提升城市综合治理水平,增强市民对城市的归属感和认同感,更能为城市打造活跃健康的生活方式。大运会后,世界赛事名城建设有哪些考量和布局?成都大运会执委会体育竞赛部(反兴奋剂部)专职副部长,成都市体育局副局长陈志表示,近年来,成都发布的《成都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纲要》《成都市“十四五”世界赛事名城建设规划》就已经在谋划大运会后世界赛事名城建设的发展路径。
成都提出了三个阶段性发展目标,即到2025年建成赛事体系完备的世界赛事名城,每年举办国际级和国家级赛事50项以上,经常参加体育锻炼人数比例达到50%以上,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到2.6平方米以上。体育产业总规模超过1500亿元,体育产业增加值占地方生产总值的比重超过2%。到2030年建成全方位高质量发展的世界体育名城,体育在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经济生产力、市民健康力、社会亲和力、文化传播力等方面发挥关键作用;到2035年建成体育融入市民生活、运动成为城市高品质生活特质的世界生活名城,体育成为建设践行新发展理念的公园城市示范区标志性事业,体育为城市经济、社会、文化以及人的全面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陈志称,成都计划构筑世界赛事名城“两都四中心一极”体系,即打造彰显公园城市底色的健身活力之都,推动运动成为市民优雅时尚的生活方式、促进公园城市生态价值转化;建设世界一流的国际赛事之都,形成符合成都实际、凸显成都特色、可持续的高质量赛事体系;建设辐射全球的体育创新资源配置中心,提高体育创新资源的配置能力;建设时尚魅力的体育消费中心,通过新业态新场景满足市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建设具有国际吸引力的户外运动休闲中心,打造户外休闲运动生活品牌;建设彰显天府文化特质的体育文化交流中心,体育文化成为天府文化新时代表达的重要组成;打造开放协同的成都都市圈体育增长极,全面提升成都体育的区域辐射力和国际竞争力。
全力筹备2024年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
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增量
承办赛事的过程,是促使一座城市不断向世界开放,持续更新、升级、转型的过程。对于发挥大运会影响力,进一步推动世界赛事名城建设,陈志在发布会上表示,成都将充分利用大运会遗产,在后大运时代一体推进世界赛事名城建设。
一是坚持办赛提能,提升城市国际影响力。全力筹备2024年汤尤杯、2025年世界运动会,积极对接国际体育组织和全国单项体育协会,争取引进更多赛事,举办ATP250成都公开赛、世界体育舞蹈节、铁人三项世界杯、国际网联世界巡回赛青少年年终总决赛、国际篮联三对三世界巡回大师赛等国际赛事。举办成都马拉松、绿道运动生活嘉年华、天府绿道国际自行车赛等自主品牌赛事,将重大体育活动同投资促进、品牌展演、文旅娱商消费、文化交流等一体谋划、融合推动,将赛事流量转化为投资和消费增量,最大限度发挥体育赛事给城市带来的综合效益。
二是坚持建圈强链,推动体育产业高质量发展。利用大运会、世运会等重大赛事契机,策划产业招商推介活动,围绕以竞赛表演、户外运动和场馆服务为重点的现代体育服务业、以智能装备和新兴装备为重点的体育制造业、以“体育+”“+体育”为特色的文体旅农商产业融合发展,积极引进一批链主企业、重大项目落户成都。围绕“用好大运场馆遗产 推动赛后可持续利用”为主题举办世界赛事名城发展大会,提升大运场馆运营水平、使用效率、综合服务能力,办好第二届中国(成都)生活体育大会,发布生活体育城市榜单和“美好生活运动榜样”榜单,持续传播“运动让生活更美好”理念,力争2023年实现体育产业增速超15%、产值超1150亿元。
三是坚持全域推进,提升市民健康生活品质。持续举办“天府绿道健康行”“社区(乡村)运动节”“全民健身运动会”等品牌活动,引领运动生活新风尚。大力推进“家门口”运动设施建设,加快构建以社区级公共体育设施为主体,利用城市“金角银边”建设的社区运动角为补充的“家门口”运动设施体系,打造一批多功能体育公园,力争到2025年末全市人均体育场地面积达2.6平方米以上。持续深化体教融合,加快完善中小学体育竞赛活动体系,大力发展体育特色学校,让青少年掌握运动技能,养成终身锻炼习惯,培养意志品格,培养未来的城市体育明星。
成都日报锦观新闻 记者 孟浩 责任编辑 何齐铁 实习编辑 王淇 摄影 詹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