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新技术产业产值占比47%,科创对经济增长的贡献率超65%;现有高新技术企业总数达270家,国家级制造业单项冠军、专精特新“小巨人”企业11家,科技型中小企业495家……
(资料图片)
作为长江以北一座创新引领的活力之城,南通市海门区新近获评江苏省创新型示范县(市、区)。近年来,海门始终把创新作为推动高质量发展的核心动力,在科创项目引育、创新平台建设、资本助力创新、科技服务提升等方面持续发力,积极探索县域发展的创新型“示范”之路。
海门东布洲科学城。海门区委宣传部供图
体制机制破局
在当地,“谋创新就是谋发展”已经成为共识。记者从海门区科技局获悉,为探索走出高质量发展的创新之路,该区从体制机制破局,打出了一套创新惠企引智的“组合拳”。
对标省市科创政策,海门先后出台《“创新海门”建设三年行动的意见》(以下简称《三年行动意见》)、《“创新海门”高质量发展的若干政策意见》等政策文件,提出构建“如鱼得水、如鸟归林”的创新生态,以制度改革激发创新新动能、释放改革新活力。
其中,《三年行动意见》明确,2021年重点在科技治理结构、科技创新资源布局上构建新机制,重塑科技体制机制;2022年重点在科技创新产出上有突破,重大创新平台、新型研发机构建设等主要短板基本补齐;2023年重点在科技创新发展上取得新水平,基本形成企业创新体系、应用基础研究体系、科技孵化育成体系、现代产业体系和环境政策体系。
此后,海门组建以区委书记、区长为主任的科技创新委员会,2022年在南通率先组建科技招商中心,形成“科创委—科创办—科技局—科创投集团—企业创新服务中心—科技招商中心”六位一体的协同创新工作格局。
位于海门临江新区的益诺思生物技术南通有限公司,作为补齐当地生物医药产业研发链中的关键一环,2018年从上海引入。在海门各级政府的培育下,该企业两年前通过高企认定,并获得地方政府给予的经济补助;前不久,又成功申报省创新项目,获得1000万元项目补贴。
以“真金白银”助力企业创新,海门持续加大对科技创新的支持力度。数据显示,近三年来,海门通过科技奖励资助企业科技创新超500家,涉及金额1亿多元;全面落实高新技术企业研发费用加计扣除税收减免等政策,累计减免企业税收超10亿元。
坚持创新引领,聚力产业转型,海门着力构建医药研发、精准医学、医疗器械等协同发展的生态体系。上海益诺思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高级副总裁李华说,公司正是得益于此,在落地海门后才迎来了快速发展机遇。
栽好梧桐树,不愁凤不来。海门目前拥有国家级孵化器2家、国家级众创空间3家、省级众创空间12家,两院院士、长江学者特聘教授等顶尖人才76人。省船舶与海洋工程装备技术创新中心等一批重量级功能型平台、创新型平台相继落户海门。先进金属材料、生命健康、高端装备制造三大优势产业和新一代信息技术、新能源两大成长型产业加速崛起,省级独角兽企业、百亿级企业数量等均实现了历史性突破。
海门开发区謇公湖科创园一景。海门区委宣传部供图
创新主体培育
“没有创新,就没有今天,更没有未来。”海门开发区通光集团有限公司企业发展部负责人刘培说。前不久,通光集团自主研发的PI/PTFE薄膜绝缘电线电缆填补了国内空白,打破了国外同类产品的垄断。
近年来,通光集团在发展过程中,凭借强大的科学技术和研发力量、健全的技术创新体系及激励制度,一直站在特种高端线缆领域的前沿,实现了航空导线多项核心生产技术突破。
海门开发区通过实施科创企业培育工程,支持企业唱主角、挑大梁,做好“引、培、转”三字文章。特别是把科技招商摆在突出位置,优化科创项目招引政策,从落地到培育均有专班跟进和推动。
2020—2022年度,海门开发区科技中小型企业入库数由125家增长至146家,有效高企数量由89家增长至105家。2022年以来,海门开发区先后招引科创项目30个,其中南通海赛未来数字科技有限公司作为2021年度引进项目,落地两年即自主研发了一套融合计算机视觉及时空分析的边缘场景深度学习算法体系,克服了场景多样化、小样本、光线干扰等问题,算法准确率达99%。
“引导企业自主创新转型,以‘数字化’为抓手,推动新一代信息技术与制造业深度融合。同时,聚焦‘卡脖子难题’,把需要突破的关键核心技术进行分类归集、张榜招贤、聚力攻关。”海门开发区科技人才局局长解建明说。
益诺思生物技术南通有限公司病理部工程师张亚群,是海门招才引智而来的高级别人才。来海门后,他结合自身专业所长,将工作重心锁定在病理研究和前沿药品的自主研发上,目前已完成申报FDA/OECD/NMPA和农业部等国内外课题的病理学诊断工作200多项,负责的10余个项目接受国内外顶级病理学家同行评议;作为第一发明人发明专利3项,作为参与人发明专利4项。
“这些成绩的取得,离不开海门科技部门的大力支持。除了专业研发团队配合和科研经费支持,我还作为核心人才被选派参加国内国际高级别专业培训10余次。”张亚群说。
青年人才是科技创新的主力军。记者从海门区委人才办获悉,该区通过大力实施“东洲英才”培养计划,搭建多元化培养“大平台”,致力于为青年人才“搭台唱戏”,激发青年人才干事创业、创新突破的热情,实现青年人才培育多方位、全覆盖。统计显示,目前海门区省“双创计划”入选人数连续五年位居南通市第一,成为苏中苏北唯一的“全省人才发展现代化建设试点地区”。
“我们将持续致力于激发创新活力,搭建‘圆梦平台’,聚焦科技招商这个‘源头活水’、平台载体这个‘基础支撑’、企业这个‘创新主体’、人才这个‘核心力量’,以‘真金白银’鼓励创新,以‘真情实意’服务创新。”海门区委书记郭晓敏表示。